南宫28 TCL实业控股CTO孙力:家电如何智能化? CCF-GAIR 2020
栏目:新闻资讯 发布时间:2024-01-08
TCL实业控股CTO孙力:家电如何智能化? CCF-GAIR 2020,孙力,智能化,tcl,人工智能,电子产品

雷锋网按:2020年8月7日,全球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峰会(CCF-GAIR 2020)正式开幕。CCF-GAIR 2020 峰会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雷锋网联合承办,鹏城实验室、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协办。从 2016 年的学产结合,2017 年的产业落地,2018 年的垂直细分,2019 年的人工智能 40 周年,峰会一直致力于打造国内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跨界最广的学术、工业和投资平台。

智能机器人屏不亮了怎么办_智能亮屏原理_智能机器人屏幕不动

8月8日下午,在CCF-GAIR 2020「AIoT专场」论坛上,TCL实业控股CTO、鸿鹄实验室总经理孙力进行了「家电行业智能化转型」的主题分享。

演讲中,孙力就“家电为什么要智能化”、“家电如何智能化”、“家电智能化转型本质是什么”这三个家电智能化转型中最关键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和解答。

他认为家电行业之所以逐渐走向智能化,有三个原因:

并指出,家电智能化有两种——重智能化和轻智能化。

轻智能产品数据浓度比较低,例如空调,没什么数据浓度,加上感知和连接模块,可以用手机APP控制空调,可以用语音控制空调;重智能产品数据浓度比较高,因而需要有很强计算能力,要有智能操作系统,再加上摄像头、AI算力和语音、多麦克风等模组,可以更好地实现诸如教育、健身等能力。

但不管是带屏还是不带屏,是“重”还是“轻”,最终智能化是一个必然趋势,家电产品最后一定会转化为智能电子产品。

具体谈到如何智能化,孙力将其总结为四项工作:感知、连接、交互、智能。

而谈到家电智能化转型本质,孙力也表示:

老百姓理解的人工智能和学术圈里说的深度学习不是一回事,例如下班回家一开门,灯就亮了,这是不是人工智能?做人工智能的学术专家觉得这不是,但是消费者就觉得是。 我们说人工智能不是泛人工智能,它是算力+统计算法,所有的都得用上,关键是提供个性化和爽的体验,这是很重要的,是泛智能的概念。用户买单的不是技术,而是智能的价值和体验。

智能机器人屏不亮了怎么办_智能亮屏原理_智能机器人屏幕不动

以下为孙力在CCF-GAIR 2020「AIoT专场」论坛上的演讲原文,雷锋网做了不改变原意的整理:

各位朋友下午好,我是TCL实业控股CTO孙力。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家电行业智能化转型。

家电这个词听起来比较老,但今天的主题是人工智能,我想说一下人工智能这个大变量对于传统行业、传统产品能带来什么样的全新体验和思路。今天我的演讲会分为三个部分:

Why:家电为什么要智能化转型?

无论是什么设备,叫家电也好,叫家里的电子产品也好,在谈人工智能之前,首先需要把产品本身做好。例如,空调首先要做好制冷,制冷做得不好,加再多人工智能也没有用,所以,产品基本功能竞争力是根本,得把空调、洗衣机、厨电设备最基本的功能做好。

家电设备的基本功能就如同“1”,单品智能化、联网智能化、交互智能化就如同后面的“0”,得把核心功能做好后,才能谈智能化。

智能机器人屏幕不动_智能机器人屏不亮了怎么办_智能亮屏原理

智能化先从本体做起,家电本身先要实现智能化,即单品智能。不是装了智能操作系统就叫做智能化,例如电视装了安卓智能操作系统就智能了吗?其实,你应用的时候仍然会遇到很多困难,甚至要用遥控器遥控半天才能实现一些功能,所以首先要为家电设备加入语音、加入多模态等能力,让家电本体变得更聪明。

其次各个产品之间还要联网,实现联网智能。虽然家电产品都在家庭空间中,但是如果无法联网,例如空调、台灯等设备本身内置的传感器太少,无法联网、通过网络控制,就无法感知到每位家庭成员是热还是冷,所以在家庭场景下无法实现闭环控制。将来在智慧空间中就要联网,通过联网克服空间限制,才能实现进一步的智能化。

智能机器人屏幕不动_智能亮屏原理_智能机器人屏不亮了怎么办

交互也要智能化。原来很多设备采用的都是很传统的交互方式,有一个触控屏已经不得了了,这么传统的交互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居民要求,因而交互也需要实现智能化。

另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智能化,这些智能化建立本身都要有竞争力。例如我们在做用户访谈时,智能化虽然影响不大,但是大家对智能化还是有所期许,特别是对年轻人来说,在购买一个产品时,大家还是愿意购买智能化产品,而且希望这些产品之间要能互动起来。

我们看到支撑智能化的核心技术已经都在变得越来越成熟,例如网络、蓝牙、5G都在变得成熟,刚刚华为孙总也讲到5G,我们把5G应用到智能电视中,用来实现4K、8K视频播放,家里有Wi-Fi可以用Wi-Fi,室外的高清显示屏没有Wi-Fi怎么办?这时候就需要应用该5G。

智能亮屏原理_智能机器人屏不亮了怎么办_智能机器人屏幕不动

人工智能越来越被民主化,以前人工智能是阳春白雪,高高在上的深度学习,现在所有的产品基本上都会用到了人工智能,新的产品基本上都要重做一遍。比如说控制空调现在可以直接用语音,甚至可以直接对着电视通过语音控制空调温度,例如你对着电视机说好热,空调就能自动调低温度。这时,语音助手变成非常重要的入口。此外,未来还会加入视觉等多模态交互能力。

这么多设备都要实现联网、控制,要实现万物互联,就离不开云服务。网络中断后,要实现局部设备联动,可以用局域网,但是如果父母在另一座城市,要与我们进行远程沟通,没有云服务是不可能的,所以,联网最重要是要克服空间限制,让设备之间通过网络实现协同。

再说智能化,智能化离不开场景。人生活的空间里有这么多电子设备,尤其是现在的智能手机,每个人都已经离不开它,除了手机之外,周围这么多设备要实现某些功能都要考虑场景化,家电设备不仅需要联网,联网后还要有个性化、千人千面的场景体验和服务。

这个服务可以是各种服务。例如刷抖音,以前电视是横着的,手机投屏上去,电视两边都是黑边,无法全屏播放,很不爽。现在我们做智能电视,比如说竖过来,有五六十寸的大屏,全屏都能刷抖音,你就觉得很爽,这就是场景化。顺应潮流就要顺应生态和场景化的需求,才能逐步满足人们对个性化的需求。

视频通话原来是在手机上,如果你在洗着碗,在冰箱上能不能直接实现视频通话?门铃响了,在抽油烟机上能不能看到门外访客是谁呢?这时候,视频通话能力就会溢出,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屏,这个屏可以是冰箱上的屏、厨房里的屏,这些信息都是流转的。

智能机器人屏幕不动_智能亮屏原理_智能机器人屏不亮了怎么办

还有身体健康状态,平常你拿手机健身很难受。你装了KEEP,但是KEEP没有反馈,你只能跟着它做,做得到不到位都不知道。所以就要加上视觉技术,有了摄像头,就知道你动作做得到不到位,这样的技术现在已经很成熟了。

How:家电如何智能化?

我们再来说如何智能化,这张图(下图)解释了传统产品和家电如何智能化。

智能亮屏原理_智能机器人屏幕不动_智能机器人屏不亮了怎么办

智能化有两种:重智能化和轻智能化。一般来说,有的产品数据浓度会比较高,有的产品数据浓度比较低,例如空调,它能有什么数据浓度?但是电视就不一样了,它可以有教育、健身等诸多应用。

对于需要轻智能化的产品,例如空调,为空调等低数据浓度产品加上感知、连接模块,就可以用手机APP、用语音控制空调;对于需要重智能化的产品,因为需要很强的计算能力,需要有智能操作系统,可以通过加摄像头、语音模块、多麦克风阵列以及其他各类传感器,实现智能化。

但不管是带屏还是不带屏,是“重”还是“轻”,最终智能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最后所有电子产品一定会转化为智能电子产品。

要实现智能化,就不能光做结构、硬件、工业设计和制造,要重视软件、服务和个性化,根据千人千面的场景数据驱动体验势必是未来智能化很重要的内容。

单品智能化逃不过这张图(下图),不管做什么样的电子产品,首先要有通讯,还要增加传感器,没有传感器就没有办法实现智能化,例如洗衣机、冰箱,不加传感器就无法实现工作设备工作状态监测,将来所有设备都要加上传感器,因为不加传感器,设备就无法感知空间的行为。

智能机器人屏不亮了怎么办_智能机器人屏幕不动_智能亮屏原理

智能机器人屏不亮了怎么办_智能机器人屏幕不动_智能亮屏原理

以前做家电是一个个做,未来讲求的是智慧空间,人总是活在一个空间里的,不管在会议室里还是在家里,空间里的设备一定是有多个设备不停贡献数据,最终实现智能化联动和体验。

智能化是不断更好地服务人的体验 ,例如冰箱如何实现智能化?加个屏,例如加上21寸的屏幕能做什么呢?在里面听音乐、喜马拉雅、FM收音机,也有留言板,会提示盒马鲜生打折……

这其中有没有伪需求?

有,不过一旦有新的需求加入后,数据浓度就会增加,因而总会有一些新的体验出来。

家电要实现智能化,首先要有感知。

未来这些设备无法独立存在,一定是每个设备有传感器,通过传感器感知周围环境信息。

例如我们大会所在的会场一定要能感知环境信息、感知人的状态,因为你不感知人的状态就不知道怎么提供个性化服务;例如在汽车里,为什么后面有单独的控制温度的面板呢?就是因为每个人希望有不同的空调温度,只有当它不是由人主动控制的,设备通过传感器主动感知人的意图并实现功能,从而把人释放出来,这才是空间智能化。原来是人控制这个、控制那个,两个人之间还有冲突,未来一定是更智能化的体验。

除了感知之外,还有一个重要能力就是连接。没有连接,这些设备就没有办法一起控制。内部的连接和数据平台一定是统一在一起,而且还要与外部生态打通。这些设备实现互联,并通过数据资产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向。

智能机器人屏不亮了怎么办_智能机器人屏幕不动_智能亮屏原理

其次,还要实现多模态交互。交互我们认为也会有个性化应用,原来交互很多是老掉牙的,触控大家不陌生,手机都可以进行触控,甚至是电子白板都可以触控,卫生间的镜子也可以触控,触控是我们这一代人生来就会用的;还有语音、APP控制,我不在家的时候,这么多设备怎么管控?就需要通过APP实现交互和控制;此外,还有一些手势交互、跨屏交互……

我们现在为什么总是放不下手机呢?因为其他设备太“傻”了,没有办法分发你要的服务。当其他设备越来越智能化的时候,你可以稍微放下手机。跨屏将来也将会是很重要的一类交互方式,例如看电视的时候,想看一下厨房里煲的汤,能不能把电视漫游到厨房的屏幕上呢?我在上洗手间,能不能把音乐漫游到洗手间呢?不管是空间漫游还是跨屏漫游,这都是非常核心的东西,能把手机内容、生态、使用和体验都民主化到很多设备上,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

人工智能我就不再赘述,有诸如语音层面、视觉层面的人工智能,还有一些推荐、搜索层面的人工智能。我们认为语音和视觉只是感应,未来要实现数据驱动、实现数据智能驱动千人千面的推荐系统,所以所有的设备都要实现感知,在这样的智慧空间、这么多屏和显示中,怎么给用户分发他那一刻的想要的服务,这是最关键的。

What:家电智能化转型本质是什么?

再说一下AIoT,大家说IoT和AIoT,为什么要做这个东西呢?

表面上看是为了增加一些卖点,实际上,本质是要把传统的设备加传感、数据、连接等技术,把数据传到云端。

为什么要传到云端呢?

将来所有设备在云端都会有数字双胞胎,都有“影子”在云端,因为在云端就没有空间的限制,非常容易达成网络的协作效应。

没有数据就谈不上AI,但老百姓理解的人工智能和学术圈里说的深度学习不是一回事。

比如说一开门灯就亮了,这是不是人工智能?

做人工智能的专家觉得这不是人工智能,但是消费者觉得这就是。我们说人工智能不是泛人工智能,它是算力+统计算法,所有的都得用上,关键是要提供个性化体验,这很重要。用户买单的不是技术,而是智能的价值和体验。

智能亮屏原理_智能机器人屏幕不动_智能机器人屏不亮了怎么办

最终做IoT和AI还是要解放人,解放人的体力,让人类更方便。

智能机器人屏幕不动_智能机器人屏不亮了怎么办_智能亮屏原理

例如早上我只有5分钟时间,你别让我自己看新闻了,能不能像今日头条一样整合5分钟新闻推送给我呢?我看什么和我太太看什么是不一样的,将来所有设备登录都是个性化的,都是有不同人登录的。有的人说得为家里的狗构建一套单独的系统,有一个人给家里的狗买了电视,放动画片,狗坐那儿都看半天。

将来的智能是千人千面的,要把个性化的内容分发到人们和宠物面前。智能还要增强人的安全、健康,提供有益的生态和服务。

我们说了半天智能化,比如说空调,空调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其实大的技术本身没有太多的演进,甚至在近20年来,空调本身的制冷技术、制热技术没有太多的发展,那我们要做什么呢?

未来的设备一定要加传感器,因为加上传感之后就能感知空间和人。

最大的痛苦是面对面,但是没有交流,人与设备也是如此。

在家电中加入传感器,例如加毫米波雷达,6-8米的空间就知道是人,老年人最怕的是冷风,当我检测到是老人过来后,空调自动把冷风停掉;等老人走过去后,再把冷风调过来。

智能亮屏原理_智能机器人屏幕不动_智能机器人屏不亮了怎么办

空调能不能识别二氧化碳的浓度呢?这就需要要加入识别二氧化碳的传感器,让它聪明起来,这些数据也会传到云端存起来,用户不懂这些东西,但关心是否有舒适的体验,只有这样用户才会买单。

我们回过头来说,其实我们做IoT和智能设备最重要是产品一定要在线,如果产品不在线,就无法克服空间的限制;其次,用户一定要在线,这样设备才能与人进行互动;此外,服务也要在线,原子化的服务一定是主动找人的,不能傻乎乎什么都要人控制,否则就谈不上它智能。

回归到TCL,我们怎么做?TCL比较特别,我们有三个特别核心的内容:

第一,TCL黑电和白电都有。黑电和白电听起来是颜色的差异,其实黑电是以芯片、操作系统、通讯为基石,白电比较多的是变频、压缩机等结构为主的产品,它不存在鄙视链的区别,都是为人民服务,关键在要全部实现联网,在云端都要有“影子”,然后协同化,之后要了解人的行为,把人放在空间里,让人在空间里漫游服务。

对TCL来说,要有手机、电视、空调、洗衣机、冰箱等所有的设备,黑电和白电的技术、操作系统、云端和APP融合。

第二,TCL有显示技术。华星光电我们已经投入了2千多亿,我们有自己的显示技术。显示是核心技术,下一步,屏幕将会是无处不在的,带屏设备不能再简单地说是电视机,而是智能屏。未来的屏幕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还可以弯折,卷曲等。

摩托罗拉翻开的卷折屏就是我们供应的,显示技术是我们很重要的内容。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特点,对于TCL来说,未来智慧空间里面,屏到处都有,也是内容分发的载体。

第三,全球化的市场。我们电视机是全球第二大电视厂商,也是谷歌第二大合作伙伴,海外营收占比是60%。

今天主题是人工智能和智能化,我今天讲的泛智能的概念,TCL是All in智能化,但是这还不够,还要有传感,一定要把生态接进来,让原子化的服务服务于人,否则单品的控制价值是有限的。

另外,通讯的技术、显示的技术,这些我们都在进一步进行协同。

总结一下,真正传统的家电公司、电子产品公司要重新做一遍,路径其实很简单:

首先是先联网,别扯别的,先将所有设备连起来再说; 其次要上云,除了肉体外,所有特性都要在云端有数字化双胞胎; 然后要有交互,要互联互通起来,在一个空间里面进行打通。大家经过很多空间都不智能,比如说今天的会场,未来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此外,还要放在一个场景中; 最后要靠数据、AI驱动、个性化的体验,用户才会买单。

7月5日,精达股份(.SH)发布公告称,7月3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第十八届发审委2020年第98次工作会议对铜陵精达特种电磁线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申请进行了审核。根据审核结果,精达股份本次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申请获得审核通过。

广东省电磁线厂_广东电磁线厂家_广东电磁铁厂家

据悉,本次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拟募集资金不超过7.87亿元(含7.87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3.24亿元投资于高性能铜基电磁线转型升级项目,2.63亿元投资于新能源产业及汽车电机用扁平电磁线项目,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以解决现有产能瓶颈问题,同时丰富产品种类,提高产品质量,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巩固公司在电磁线行业的龙头地位。

广东电磁铁厂家_广东电磁线厂家_广东省电磁线厂

公告显示,高性能铜基电磁线转型升级项目总投资额5.82亿元,其中70%由公司负责筹措,30%由合作方美国里亚负责筹措。该项目由公司控股子公司广东精达里亚具体实施,通过该项目的建设,广东精达里亚将对现有5万吨铜基电磁线生产线进行改造升级,同时新增3万吨高性能铜基电磁线产能。项目建设期间2年,预计投产后新增年营业收入17.10亿元(含税),达产年税后净利润6961万元。

广东电磁铁厂家_广东省电磁线厂_广东电磁线厂家

新能源产业及汽车电机用扁平电磁线项目总投资3.33亿元,拟由精达股份具体实施。通过该项目的建设,公司将新增年产3万吨新能源产业及汽车电机用扁平电磁线的生产能力。项目建设期间2年,预计建成达产年销售收入18.90亿元(含税),达产年税后净利润5853万元。

据了解,扁平电磁线在电流承载能力、传输速度、散热性能及占用空间体积等方面具有优异的性能,除了应用于传统的电力电气行业外,在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等领域也有广泛的用途。

6月16日,科创板上市委员会审议会议结果公告,深圳中科飞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上会申请获通过。(以下简称“中科飞测”或“公司”),保荐机构和主承销商为国泰君安证券。本次发行股票数量8000.00万股,拟募集资金总额100,000.00万元。

中科飞测是一家国内领先的高端半导体质量控制设备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检测和量测两大类集成电路专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包括无图形晶圆缺陷检测设备系列、图形晶圆缺陷检测设备系列、三维形貌量测设备系列、薄膜膜厚量测设备系列等产品,已应用于国内28nm及以上制程的集成电路制造产线。

电磁安全检测_陕西电磁线缺陷检测设备_电磁检测方法

公司是国内较早在检测和量测上取得突破的技术性企业,备受行业认可。公司先后承担多项市级、省级、国家级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等科研项目攻关,攻克了20-14nm无图形晶圆缺陷光学在线检测设备研发与产业化、20-14nm图形晶圆缺陷光学在线检测、表面膜结构三维光学测试仪、芯片封装缺陷在线视觉检测仪开发及应用示范、20-14nm晶圆高精度膜厚测量设备研发及产业化的重大难题。

公司以设备研发和测试平台研发为载体,长期致力于高端半导体质量控制设备的产业化。公司自主研发了深紫外成像扫描技术、高精度多模式干涉量测技术、基于参考区域对比的缺陷识别算法技术、晶圆正边背全维度检测技术、高深宽比结构的膜厚量测技术、高速目标定位和量测路径规划技术、光谱共聚焦多视角拼接三维重构技术、高速扫描和成像中的对准及补偿技术、高精度宽光谱椭偏聚焦技术等专利技术均实现产业化量产认证。截至2021年末,公司累计获得境内外授权专利224项,其中发明专利45项、实用新型专利178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0项。

中科飞测采购的原材料主要包括运动与控制系统类、光学类、电气类、机械加工件、机械标准件、工具类等零部件。随着公司业务持续快速发展,采购规模总体呈现增长的态势。2019年至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从5,598.37万元、23,758.77万元增至36,055.34万元;出货量从2019年的32台增至2021年的108台。

电磁检测方法_陕西电磁线缺陷检测设备_电磁安全检测

目前,中科飞测已与多家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技术研发团队在光学检测技术上形成了深厚的积累,填补国内市场空白,并且直接与国外垄断厂商展开竞争格局。公司核心产品无图形晶圆缺陷检测设备S1型号工艺节点可以做到130nm或以上,最小灵敏度达到60nm;S2型号工艺节点可以做到2Xnm或以上,最小灵敏度达到23nm;图形晶圆缺陷检测设备B2型号最小灵敏度0.5μm,支持三种彩色缺陷复查模式;三维形貌量测设备C2型号重复性精度做到0.1nm,支持自动数据采集和分析量测方式;经过对比,可与全球半导体头部制造商科磊半导体、创新科技、帕克公司,总体性能和关键性能参数相当。公司开拓了包括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士兰集科、长电科技、华天科技、通富微电等集成电路前道制程及先进封装知名客户,打破在质量控制设备领域国际设备厂商对国内市场的长期垄断,为公司提升市场份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司创始人CHEN LU(陈鲁)先生,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物理学专业学士和美国布朗大学物理学专业博士生,2003年至2005年,担任 (现创新科技)系统科学家;2005年至2010年,担任科磊半导体资深科学家;2010年至2016年,任中科院微电子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拥有超过19年的半导体管理经验。

在国产替代、产业政策推动的背景下,未来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保持较高的增长率;且随着国产化先进制程的突破,集成电路前道制程的工艺也更加复杂。以主流先进制程为例,28nm工艺节点有数百道工序,14nm及以下节点工艺骤增加至近千道工序,只有保证每一道工序的良品率都超过99.99%,最终的良品率方可超过95%。近乎“零缺陷”的严苛要求,贯穿检测和量测环节全过程.据悉,中国长城已研制5nm制程工艺设备,未来检测和量测设备的需求量将倍增。

电磁检测方法_陕西电磁线缺陷检测设备_电磁安全检测

中科飞测已有多台设备在28nm产线通过验收,另有对应1Xnm产线的型号十八型号设备正在研发中,对应2Xnm以下产线的型号十七型号设备正在产线进行验证,并已取得两家客户的订单。目前公司产品已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前道制程、先进封装等领域的知名企业。

中科飞测身处大热的半导体赛道,配备了豪华的股东阵容,已获得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知名私募基金、中国科学院、地方国资领衔的投资资金鼎力加持。

公司是国内半导体设备行业领军企业之一,公司的三维形貌量测设备和无图形晶圆缺陷检测设备分别在2020年和2021年获得中国集成电路创新联盟颁发的“IC 创新奖”技术创新奖。(林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