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核真录 核真录
第214期
文稿 | 南大新传《事实核查》学生
刘蕾岑 林倩伊 杜依淇
排版 | 陈俊沂
自6月末到7月中上旬,中国社交网络上又出现不少品牌与设计师的“红点奖”获奖喜报。6月20日,红点奖2022年产品设计奖获奖名单公布,并在德国埃森举行了颁奖典礼。此后,许多获奖品牌先后在微博等平台借获奖新闻为自家产品打广告,产业横跨汽车制造、家电家居、数码3C等等。
红点奖有“设计界的奥斯卡”之称,世界知名品牌如苹果、索尼、华为、美的皆获得过该奖。但随着近年中国获得该奖的企业数量大幅上升,也出现了红点奖“骗中国人钱”的质疑之声。
2015年8月10日,中国工业设计师顾磊通过微信公众号“Glab发声”发表了《我放弃了红点奖》一文,质疑红点奖的评选方式;2018年4月7日,“人文清华讲坛”微信公众号刊登的原创文章《中国工业设计支付柳冠中:红点奖是商业机构来骗中国人钱》提到,清华美院教授柳冠中抨击该奖“骗中国人的钱”。
国内很多不甚出名的品牌都宣称自己得过红点奖,且都有官方获奖证书为证。这些品牌在购物平台将红点奖写入产品的详情页,并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进行以此进行宣传。既然是“设计界的奥斯卡”,怎么会如此普遍?本期核真录带您一探“红点奖”究竟。
一、红点奖,“设计界的奥斯卡”?
红点奖有60多年的历史,相对其他国际设计类大奖创立时间较早。该奖最早可追溯至1954年7月30日成立的德国工业形式协会( ),该协会由克虏伯公共关系和广告部门负责人Carl 教授倡导建立,旨在促进德国消费品出口与现代化。1955年,该协会主办了第一届年度设计竞赛及展览。
1990年,该协会演变成 " "(DZNRW)公司,同时拥有了公司标识:一个黑色与橙色的圆点,并附有字母。1991年,前国际工业设计协会理事会(Icsid)主席、德国工业设计师协会 ( VDID ) 主席Peter Zec接手了DZNRW公司,重新开发了红点标识,并使其在1992年首次作为奖项标识推出。
之后,随着红点奖日益国际化,其名由德语“Roter Punkt”更名为英语“Red Dot”, 由德国企业“红点集团”(Red Dot GmbH & Co. KG)组织评选,奖项标识也演变为如今的样式。
图1 现在的“红点”奖标识
比起依托权威性官方组织举办的其它国际奖项(如奥斯卡金像奖本尊就是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主办),这个被誉为“设计界奥斯卡奖”的红点奖,更具有民间性和盈利性。
红点官网显示,2022年红点奖的评审团由来自不同领域共48名教授、顾问、工业设计师和记者组成,为避免行贿或偏袒的情况,评委不能评选自己参与生产过程的产品。
根据现有资料,2020年红点官方收到了来自全球70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7670件作品参与评选。在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上搜索红点奖,共有34亿条结果,应该说是全球知名度较高的奖项。
图2 谷歌搜索结果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特邀副会长何人可曾表示,获得红点奖意味着产品获得了权威的认可,作品还将得到最大范围的推广和认知。入选北大核心、CSSCI期刊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饰》杂志的副编审田君也说过,“注重独立性、专业性和公正性的红点奖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最令人心驰神往的设计奖项之一,被看作设计潮流和发展趋势的风向标。”
二、红点奖,红点设计奖,红点最佳奖?
但红点奖其实有一个复杂的奖项体系。统称应为“红点设计奖”,下分为产品设计( )、品牌与传播设计( & )和概念设计( )三大主类,主类下还分有不同的奖项。
其中最易得、含金量最低的就是三个大类都有的红点奖(Red Dot)。红点官网数据显示,2020年,获红点奖Red Dot的数量占参赛总数的16%(获红点最佳奖Best of the Best的仅占1%);单就产品设计赛道而言,Red Dot获奖数占该赛道参赛总数的25%(而获红点最佳奖Best of the Best奖项数仅占1.2%),相当于每4个申请作品里就有1个可以获奖。
从获奖品牌层次看,2021年,产品设计赛道中获红点最佳奖(Best of the Best)有116份,其中不乏富士、苹果、索尼、华为、大疆无人机等国际知名大牌;而Red Dot奖获奖数高达2201份,获奖品牌的名气也远不如前者。
而想要获得头等奖(Grand Prix)与大师奖(),难度更是直线上升。仍以2020年数据为例,头等奖(Grand Prix)获奖比为7/7000、比例仅为0.1%,获大师奖()名额更是1/4170,为0.02%。
可见,红点奖的获奖难度与红点最佳奖、红点头等奖和红点大师奖等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但外行可能很难注意到它们的区别。不少商家大肆宣传自己得到了红点奖,又宣称这个奖是设计界的奥斯卡,但其实它们得到的只是红点设计奖中最普通易得的项目,获奖难度远不能与其他项目相比。
三、国际设计类奖项 “赚中国人钱”?
一些人在质疑红点奖的同时,提出红点奖等国际设计奖项申请和评审费用昂贵,“赚中国人钱”。为此,我们也调查了红点奖等国际知名设计奖项的申请评审费用。
红点奖的评选流程是:选择参赛赛道,在报名网站上提交资料,缴费,专家评审,颁奖。产品设计类参赛作品还需将产品邮寄到指定地址。
图3 红点奖官网展示的产品设计类赛道报名流程
从报名开始,红点奖就要收取高昂的费用。以产品设计奖为例,单个产品的报名费为300-650欧元(折合人民币约2117-4588元)不等,报名时间越晚,报名费越贵。若所提交的产品展示空间超过3平方米,或需要上传图像、视频、文档等其他描述资料,都需额外缴费150-500欧元。2022年,参赛者还能用同一作品报名“智能产品”和“创新产品”两个类别的评选,但需要缴纳两份报名费。
若在产品设计类中获奖,参赛者还需要再次支付高额的“领奖费”。获得普通红点奖(Red Dot)需支付领奖费3950欧元(约27881元),获得红点最佳奖(Red Dot:Best of the Best)需支付领奖费5995欧元(约42315元)。获奖作品参加红点组织的线下展览、在《红点设计年鉴》上获得额外的宣传页数,也需要额外缴费。
若获奖,产品设计赛道的单个作品花费在3万元-7万元不等;品牌与传播赛道,单个作品的花费在1.3万元-5万元不等;概念设计赛道,单家设计公司的花费在5600-6400元不等。
同时,红点奖并不限制报名次数,也就是说,一家单位可以通过多次缴纳报名费,投稿多个产品来提高获奖概率。查阅红点奖官网的获奖产品列表发现,确实存在同一公司有多个获奖产品的情况。据官网信息,2021年,深圳一公司就有33个产品获得了产品设计赛道红点奖。
德国IF奖、美国IDEA奖与红点奖一起并称“世界三大工业设计奖”。从获奖比例上来看,三个奖项的获奖率都较高,IF奖甚至达到30%以上,几乎每三个参赛作品就能有一个获奖。参评这些奖项也都需要缴纳较高的费用。
四、你知道红星奖、红棉奖和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吗?
如今,在国内不少商品介绍中都能看见红点奖等设计类奖项的身影。尽管红点奖并非像一些批评人士所说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但的确存在参赛费高昂、某些奖项上获奖率很高的现象。国内不少企业热衷于参加红点奖等商业类国际设计奖项的评选,看中的正是其知名度高又容易得奖。但许多用“红点奖得主”来打广告的商品,获得的其实是产品设计赛道的Red dot奖,价值并不高,而很多消费者并不知道奖项背后的真实情况。还有一些商家,用红点概念设计奖来宣传自己的产品,却并未告知消费者该类奖项是在产品的构思或准备上市阶段获得,不能代表对现有产品的肯定。
其实比起产品设计赛道高达26%获奖率的红点奖,国内的设计奖反而更难得奖。
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简称“红星奖”)2020年的获奖率仅为6%。这一奖项在2006年由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经济导刊》杂志社共同发起。
红棉中国设计奖(简称“红棉奖”)2021年产品设计赛道获奖率约为3%。该奖由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与广州国际设计周联合主办,作为广州设计周的缘起项目于2006年在广州市人民政府主导下启动。
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China ,简称“CEID”) 2020年在2500件作品中选拔10佳,获奖率低至0.4%左右。这一奖项是我国工业设计领域唯一经中央批准开展的国家政府奖项,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旨在表彰具有引领性、前瞻性设计创新的项目及单位,推动制造强国建设。
参考链接
[1]红点奖官方网站:
[2]IF奖官方网站:
[3]IDEA奖官方网站:
[4]美国IDSA协会官方网站:
[5]德国工商注册信息查询网站:
[6]当代好设计奖官方网站:
[7]天眼查:
[8]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公布2020年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获奖名单的通告》
[9]新华网:《2020年中国设计红星奖凸显科技含量》
Welle:《From the to the : Red Dot Award- 》
[10]人民政协网:《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为德国红点买单》
[11]田君《红点奖:寻找优良设计与创新》%%0g%3D&=CJFD&=&=&nonce=&uid=&=60
[12]国际工业设计协会官网
[13]红星奖官网
[14]红棉奖官网
[15]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
本文内容首发于《核真录》
无论是德国红点、iF
还是日本Good Award大奖
每年都有不少中国原创设计获奖
那些曾风光无限的作品后来怎么样了呢?
是一直停留在概念渐渐没落
还是落地生根走向销量市场
今天就让我一起来看看
获奖作品后来都去哪了
给设计师与品牌又带来了哪些影响?
▲✖倍思小喇叭桌面式小风扇
01.
李赞文
用设计给生活带来乐趣
李赞文有人称他为“大奖收割机”,3年拿遍红点、iF等80余项国内外设计大奖。
每次提到他,总离不开爆款代表作“衡”灯。
近期,他设计的「Lybra灯」令人眼前一亮,受陀螺仪启发通过质心原理保持平衡。
给它一个支点,可以点亮全世界,即使360度旋转也能保持稳定。
USB接口充电续航,无论是床头小夜灯,还是户外取光都能使用。
美观与实用之上再加一些生活趣味性,是李赞文作品的亮点。
在做设计时,他始终相信:”好的设计不一定能改变生活,但是糟糕的设计一定会毁掉生活的乐趣。”
02.
熊与杨
文艺产品也能接地气
在家居设计领域,熊与杨的口碑备受圈内认可。
尤其是手冲咖啡器具,已成当代文艺青年必选之品。
「武士手摇磨」拿下2021德国红点设计奖,「手冲咖啡壶套装」更是人见人爱的明星产品。
整体设计融合了美学与情感,采用几何结构尽显视觉张力。
手冲咖啡壶双锥形设计,彰显平衡之美;壶盖至简,易拿取不烫手;壶嘴细长优雅,出水均匀,断水自如。
用设计解决最普通问题,即使初次使用的小白也能上手就会。
鲁迅在《喝茶》中写道:“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
一只碗便可泡茶、饮茶。
看到熊与杨「虎口盖碗套装」时,真的超级想拥有一套,颜值太高太高了。
市面上盖碗因材质、尺寸问题,多适合在家闲饮,很难实现出门泡一杯好茶的愿望。
这款120mL容量,水注满正好分三盏,一个硅胶包便可收纳的便携套装,满足随时品茗。
更赞的是,渐宽碗沿的不等边三角造型设计,顺应虎口贴合不同手型,尖嘴出水,无需挪盖就可斟茶,不浪费一滴水。
03.
佳简几何
重新定义便携设计
如果说设计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生活,那好的设计需要解决更多的生活难题。
十个上班族九个颈椎病,但去店里按摩又贵又不方便,一般按摩仪不方便携带。
基于此,佳简几何特意设计了一款「口袋按摩仪PGG」,小巧精致,是目前市面上最小的按摩仪。
出门在外,往口袋一放,从根本上解决出差旅行的“痛点”,真正做到便携,不愧是获得2021红点奖的设计。
工作室首次推出的独立原创品牌「YOOSE有色剃须刀」,在颜值动力双管齐下时,接连收获红点与日本优良设计大奖。
精致造型、多变色彩,让它在实用基础上兼具潮玩优势,让都市年轻人觉得买它是一种时尚。
04.
顺丰无人机
创新造就高效
优秀的设计,能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获得2020年金芦苇奖的「H4四旋翼无人机」,是顺丰为完成特殊配送场景而设计。
快递员去不了的地方,它可以帮忙送货,已完成4万次飞行任务。
设计上采用机载降落伞系统,在又快又省的前提下,安全性也能得到保障。
05.
奖项与商业价值可以兼得
如何平衡商业与设计的关系?
圈内有名的获奖专业户,来告诉你答案。
从2015年成立到至今,共获得180+国内外大奖,和金奖。
更让人嫉妒的是,不仅奖拿到手软,设计的产品市场接受度也相当高,打造了多个现象级爆款。
「basa ✖ 除螨仪」真的很牛,一举斩获“德国红点”与“ iF Award”奖。
它不仅集“小、轻、高颜值”于一体,而且一物两用,通过转换吸头就能实现除螨与吸尘双倍清洁。
不占多余空间,放在包包即可带出门,一度成为白领们的必备之选。
极具东方雅韵,以香囊为灵感的「诗此口红」,引起全新IP级国潮美妆。
外包小羊皮,底部中国结设计,吉祥纹做点缀,让新一代年轻人在爱美之时,更能体验到设计创新带来的产品体验。
已成功斩获2020年金芦苇奖、2019红点、IDEA 设计奖的「逗豆鸟」,一经面世就迅速火出圈。
独特可爱的小鸟造型,寓意挣脱思想束缚的牢笼,鼓励女性勇敢面对真实需求,实现自我探索。
去色情诱导化的设计,完全颠覆传统情趣用品给人的羞耻感,除了受国内女性的大爱,荷兰、英国、俄罗斯等海外行业巨头也纷纷求购。
为了发掘更多好设计,在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支持下,由雄安新区未来工业设计研究院主办的金芦苇工业设计奖于2019年创立。
金芦苇奖作为新生奖项,秉承“和合”理念,面向全球征集作品,在“赋能、融合、共生”的核心价值理念下,以东方的视角洞察科技进步和社会变革,通过设计引领未来产业发展新方向,创造社会生活新方式,助力人与自然、城市和谐共生。
第二届金芦苇工业设计奖
参赛资格 :
全球任何国家和地区的企事业单位、设计机构、院校、设计团队、科研机构及个人均可报名参赛。
参赛类别:
产业装备类、交通工具类、信息处理类、家居生活类、运动健康类、公共设施类、文化创意类、传播设计类。
百万高额奖金,等你来领
敲黑板、划重点,金芦苇奖金池吸引力真的很大,奖金池高达450万元人民币。
重磅大赛评委
另外大赛采用公开征集及定向邀请相结合的方式,吸纳了185位全球极具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的设计专家、技术专家、市场管理专家、投融资专家、媒体专家五大领域专家。
促进优秀设计落地
在获得奖金、奖杯证书同时,还可参加金芦苇奖线下全国巡展及官网常年在线展,参与河北设计周活动。
更重要的是会邀请参与产业转化活动,有望将优秀设计落地生产。
设计师们还在等什么呢,快快发挥你们的强大创作力来参赛吧!如此舍得花重金尊重设计人才的大奖,千万不可错过!
作品征集时间截止至2021年6月30日24时(北京时间),现在登录金芦苇工业设计奖官网注册即可报名。(报名网址:)
金芦苇奖赛程安排
3.1-6.30:作品征集
7.5-11:初评评审
8.23-9.6:精品佳作展
8.20-22:复评评审
7.14-8.15:入围作品寄送实物
9.9-10:终评评审
9.10:颁奖典礼
2021.10-12:巡回展
(如有时间变化,以最新通知为准)
又到德国红点奖的申报周期。红点奖号称“设计界的奥斯卡”,近年来,获得过红点奖的中国公司越来越多——美的、格力、海尔、华为、小米、联想等知名企业都会宣布自己的某款产品获得了“红点奖”。
红点奖每年的获奖者多达2700个,这种“泛滥”,使其含金量受到质疑。红点奖有一套备受争议的申报和评审制度,获奖者需要缴纳数万元的“获奖者权益费用”才能确保获奖,红点机构曾回应称,红点奖是通过收费来达到最高专业水准并实现独立评审。
中国市场对于红点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数据上看,发奖最多的红点产品设计奖,最近几年有四分之一的作品来自中国。2005年设立的红点设计概念奖,有一半的作品来自中国。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红点奖还是很有噱头的。”有公司表示,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专门代理申报红点奖的中间商,他们会根据自己多年申报红点奖的经验,为申报者调整设计和包装,让申报者更大概率地获得红点产品设计奖。过去两年,他们代理申报的产品获奖率超过了70%。
中国公司与地方政府对红点奖一直有着很特殊的情感。除了中国企业热衷于申报红点奖,一些地方政府对于红点奖获得者也会给予一定的鼓励。比如为了鼓励工业创新,河北省出台相关政策,对获得“红点之星”和“红点至尊”(红点奖的最高奖项)者,给予50万元奖励,对于获得红点其他奖项者给予10万元的鼓励。因此,有中间商表示,“虽然红点奖的申报、获奖需要几万块钱,但如果获得地方政府的鼓励,前期的投入是可以回本的。”
2015年7月,中国设计师顾磊拒绝领取红点奖。他表示,红点仍是国际上重要的设计比赛之一,入行之初,他曾憧憬未来能够获得红点奖。但在中国,红点正在失去设计界的认可。
不过,一位设计专业教授表示,在早期,红点奖对于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是有一定历史意义的。那个时候,中国的产品不被外界认可,但是红点奖给了中国产品走向世界的一个平台。不过,令他感到遗憾的是,中国企业、政府对待红点奖的态度,神话了这个已经商业化的奖项。
“在国外,申报红点奖是一个很私人的事情。但是在中国,拿了这个奖之后,就能评职称、获政府奖励,这是有问题的。”这位教授说。值得注意的是,亚洲的韩国、日本也是红点奖的常客。相比之下,美国的获奖作品较少。根据他的研究,在当今国际设计界,美国的设计水平要高于欧洲、日韩,但美国设计界却对红点奖并不太热衷,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红点奖是否还能代表当今设计界的最高水平?我们又该以怎样的心态对待这一奖项?
(南方周末客户端1.10王伟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