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位人士爆料称,社区中出现了一个蓝色的新品牌快递柜——菜鸟驿站智能快递柜。这意味着,年初就宣布推出的菜鸟驿站智能柜,终于开始加速落地了。
年初,菜鸟网络宣布推出“菜鸟驿站智能柜”。消费者配合菜鸟裹裹App、微信公众号或淘系电商App,都可以借助菜鸟驿站智能柜完成取件。它的出现,为服务于包裹最后一公里配送的菜鸟驿站提供了有效的补充。
一位居住在广州的消费者描述,目前,在淘宝、天猫购买商品后,除原有的自提点、宅配外,均可增加勾选送至智能快递柜选项,而她最近一次购物的包裹就是由“中通”放入机柜中,而后凭“取件码”取回的。据观察,“每天都有很多人去取件”。
另一位在北京回龙观居住的消费者则称,近期社区中才刚刚出现菜鸟驿站智能柜,而且“一安装就是四组”,“菜鸟的机柜很新,看起来也高档一些,用取件码或者扫码都可以取件。”
一则招募材料中,如下描述了菜鸟驿站智能柜的作用:(1)便于业主不在家时临时存放快递。(2)为物业省去保管快递包裹的烦扰、带来租金收入。(3)为快递员节约时间,节省人力派发成本。(内容来自菜鸟驿站智能柜百度贴吧)
今年7月,菜鸟宣布在香港启动智能快递柜服务,当地菜鸟自提点、自提柜已达数百个。另有报道显示,菜鸟还在俄罗斯设置了2800余个自提点和智能快递柜服务,改变了当地“到邮局自取包裹”的收货形式。
关于菜鸟驿站智能柜目前的整体落地情况,询问菜鸟相关人员后,得到的回复是:“很多城市都有落地。”但问及具体数据时,对方表示“不方便披露,不是单独业务”。
据菜鸟驿站官方微信公众号推文介绍,定位于“楼下的快递管家”的菜鸟驿站智能柜是“菜鸟智能天团”的一员,其它成员还包括:负责快递仓到社区之间配送的菜鸟无人车、可容纳60万个包裹的菜鸟驿站擎天柱、可预约进行空中投递的菜鸟无人机以及家门口的包裹神器菜鸟小盒。
亿邦动力体验使用社区中的菜鸟驿站智能柜发现,该机柜仍需通过取件码或扫码完成取件。但菜鸟方面透露,支持人脸识别的智能柜已经在部分站点开始投用。
数据之战的“回击”
“丰巢都算在内,智能柜没有一家是赚钱的。”一位物流行业人士指出,“智能柜的制造成本就摆在那里,还有安装、占地费、维护运营成本,在店面代收还是主流服务模式的时候,就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儿。”
某智能快递柜行业人士表示,智能柜行业的盈利模式还比较单一,即快递存放费用(每件约0.5元),只有智能化较好的机柜才可以获得一些广告收入,但还不足以盈利。他举例称,主流品牌丰巢2018年1~5月的净利润是-2.49亿元。
既然这么难,菜鸟为什么还要“以身犯险”?
一位电商从业者表示,“阿里本质上是一个数据公司,菜鸟的一套系统里有仓、有配,它还需要知道货去了哪里。如果越来越多快件最终配送到了货柜之中,菜鸟获取物流数据就会在放入快递柜后终止,智能柜之后的路由信息就成了空白。”
有淘宝资深操盘手向亿邦动力解释了智能柜路由信息对于阿里的重要性:“如果包裹由快递员直接交付给消费者,依托于淘系电商平台和接入到商家ERP系统的聚石塔服务,阿里可以持有订单的全部数据,包含商家回传的发货、快递交接包裹的节点数据。菜鸟也可持有完整的物流路由信息(配送流程跟踪数据)。”
“而快递智能柜则掌握着快递员ID、包裹物流单号、买家ID(手机号)、取件码这四个快递公司最重要的资产。4项数据中阿里系有其中3个。缺失的取件码,如果能由菜鸟发送,则可以掌握快递员终端配送,并联通消费者。”该操盘手补充道,这其实也是引发去年蜂鸟大战以及菜鸟要自建智能柜的原因。
上述电商从业者强调,不止是要在物流方面对标顺丰,数据的完整性才是菜鸟布局智能柜的真正目的。“任何可以了解用户习惯,完善用户画像的数据都是宝贵的。快递柜是带着订单信息、用户信息、快递信息的数据宝库,且随时可以跟用户沟通,是数据的入口、用户的连接点。”
2017年6月1日,顺丰与菜鸟的终端数据之战打响了“第一枪。”当日凌晨起,双方平台的数据接口被切断,截至当日中午,顺丰在淘宝平台上的包裹回传物流信息均已关闭。菜鸟说系顺丰单方面主动为之;顺丰则表示是菜鸟借信息安全之名,意欲掠夺其阿里系以外的终端数据。
最终,这场罗生门由国家邮政局出面调解告终。而这次“丰鸟大战”的出现,不仅让大家看到了双方对于终端数据的执着,也丰鸟双方的斗争也彻底公开化。经此一役,菜鸟如今推出智能柜的做法,更被看成了一种“回击”。
一位物流行业高管则指出,站在物流角度谁离货更近谁是王者,站在电商角度谁离用户更近谁是王者,同时拥有两种基因的菜鸟做智能柜几乎是必然。站在理论的高度试图占据市场也顺利成章,只是能否真正落地尚未可知。
顶级玩家的巅峰对决
事实上,在顺丰、菜鸟之前,智能柜已有众多玩家存在。
2010年,中国邮政铺设了第一个投递终端;2012年9月,速递易以技术优势入局。而后几年,大量品牌涌进市场,包括中集e栈、云柜、收件宝等。直到2015年6月,顺丰、申通、中通、韵达、普洛斯宣布投资5亿元成立丰巢科技,于是丰巢智能柜也成了玩家之一。
2016年10月,中集e栈、富友收件宝、云柜组成创赢联盟,形成了以丰巢、速递易和创赢联盟为主的三巨头格局。
2017年7月,菜鸟与中国邮政一同参股速递易,整合后的中邮速递易数量达到了8.4万组。而就在2个月后,丰巢宣布收购中集e栈,所有机柜归为丰巢,结合后终端数量达到了9万组。以丰巢和中邮速递易为主的两强格局就此产生。
期间,更多企业意识到了末端投递的重要性,京东、苏宁等也相继推出了自有品牌的智能柜,菜鸟也今年正式以自建品牌参与进来。在那场数据接口引发的丰鸟大战中,其它企业只是发声站队的角色,可在今年,一些企业已被卷入资本拉扯。
2018年6月,申通快递、韵达股份相继发布公告,宣布转让持有的“丰巢科技”全部股权,交易完成后,二者不再持有“丰巢科技”股权,理由为“实现合理的投资收益。”中通也消失在股权名单中。
至此,顺丰系公司深圳玮荣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深圳顺丰投资有限公司、深圳明德控股发展有限公司合计持有丰巢科技68.52%的股权,原本联盟式的丰巢彻底变成了顺丰系。
几乎同一时间,5月29日,韵达、申通、圆通、中通、百世快递、云锋麒泰共同投资了菜鸟旗下供应链全资子公司“浙江驿站”,合计增资31.67亿元人民币。这两个连续动作,再次让几家快递企业陷入“站队之嫌”。
某物流企业创始人则表示,虽然对手已经有十几万组机柜投入了市场,但菜鸟驿站智能柜的机会还是非常大的。“快递企业七成的业务都来自阿里,行业迟早是属于他们的。”该人士称,“未来行业优势会倒向菜鸟,不论过程中采用了什么手段也都无可厚非,因为竞争是业务推动的结果。”
目前,丰巢在全国布局的智能柜已有约14万组。其服务不限于电商件,任何快递员,需要暂存用品的个人都可以使用。
“小型企业下跳棋,中型企业下象棋,大型企业下围棋,在菜鸟的生态体系中增设一个智能柜,或许布局的价值要远高于盈利。”上述高管补充道,如果菜鸟能迅速把智能柜的广告价值挖掘出来,那样会更被看好一些。
上述高管以丰巢的广告模式举例,在丰巢智能柜公众号中,有一个“朕要上巢”入口,该功能直接指向丰巢智能柜上的LED屏幕,用户可以用众筹的方式选择面向指定地点、指定智能柜投放广告。他表示,广告会是智能柜重要的消费者触点和收益模式。
“在电商刚刚盛行的年代,是订单驱动物流。当更多好的物流服务出现,就变成了服务驱动订单,两个方向密不可分。”一位电商行业资深人士总结道,“丰鸟之间,前者是站在物流的角色挖掘互联网数据的价值,后者是站在互联网的角度挖掘物流数据的价值,但根本还是顶级数据玩家之间的价值竞争。”
随着5G网络的逐步完善,全屋智能家居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他不仅实现了对智能家电的远程控制,还可以通过设置进行多产品间的联动。为此,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致力于将传统产品“智能化”,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多彩。
近期,拓牛推出了智能垃圾桶产品——拓牛智能垃圾桶T1X,不仅在外观上设计出色,功能方面也比市面上的伪智能垃圾桶更好用,体验后给我带来了出色的使用体验,符合全屋智能家居的使用需求。
拓牛T1X机身为ABS材质,陶瓷白配色可以满足不同居家风格的使用需求,让机器整体更加百搭。机器整体尺寸为242×307×403mm,整体容量为15.5L,满足了日常居家生活使用。
作为一款智能产品,拓牛T1X拥有两种开启方式,第一种就是红外感应,在人体靠近垃圾桶时自动开启关闭,免去了手动开启的困扰,减少身体与垃圾桶的接触。根据使用需求,可以在APP内设置感应距离,根据官方给出的数据,设置成35cm开启更为合适。
另外一种开启方式就是将拓牛T1X与天猫精灵连接,通过语音控制进行操控,带来了更智能的使用体验。
拓牛T1X的桶盖为悬浮式设计,整体视觉效果更美观,在桶盖下方是垃圾袋储存盒,采用了无断点的设计,按住桶身的按钮三秒即可自动对垃圾进行打包,而且还可以在APP上进行设置自动打包时间,出门前只需一提即走。这也是拓牛T1X的另外一个亮点,ASAR自动打包换袋技术,从打包到袋子换新全程无需人为干预,而且即使垃圾箱过满也不用担心,机身的传感器会自动识别,打包时自动进行感应延长,实现了真正的智能化居家体验。
续航能力方面,拓牛T1X采用的是18650汽车级动力电芯,在重量缩减的同时,性能更加出色,而且还有过流保护、过充保护等,保证安全的同时也增加了电池的使用寿命,一次充电可以使用很久。
童锁功能的加入避免了熊孩子好奇,在使用时发生危险,大大提升了使用的安全性。而且连接APP后还可以实时查看电量剩余、垃圾袋余量等信息,让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了解机器状态。
作为智能居家产品中常用的物件,拓牛T1X的整体表现很好,而且满足了我们生活的各项需求,喜欢智能家居操控的小伙伴们可以入手一台,拓牛T1X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
遨博(山东)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齐都路52号405室(临淄经开区智能制造产业园),注册资本为20000.00万人民币,成立于2020-08-26,目前公司的主要经营范围是一般项目:数控机床制造;智能基础制造装备制造;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电工仪器仪表制造;智能仪器仪表制造;液气密元件及系统制造;伺服控制机构制造;绘图、计算及测量仪器制造;其他通用仪器制造;实验分析仪器制造;试验机制造;供应用仪器仪表制造;光学仪器制造;衡器制造;五金产品制造;激光打标加工;涂装设备制造;金属制品修理;电气设备修理;计算机软硬件及外围设备制造;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制造;服务消费机器人制造;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智能家庭消费设备制造;通信设备制造;信息安全设备制造;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制造;物联网设备制造;数字家庭产品制造;网络设备制造;工业机器人制造;特殊作业机器人制造;工业机器人安装、维修;智能机器人销售;工业机器人销售;服务消费机器人销售;智能机器人的研发;人工智能硬件销售;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销售;轴承制造;轴承、齿轮和传动部件制造;通用设备制造(不含特种设备制造);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专用设备制造(不含许可类专业设备制造);机械设备销售;专用设备修理;通用设备修理;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