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之道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离不开科技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鼓励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更好发挥支撑作用。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5G等智能高科技成果齐上阵,有力支撑了防控工作。疫情防控中,人工智能表现不俗。咽拭子采集是易感染的环节,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研发了咽拭子检测复合机器人,以远程人机协作方式,可以轻容、快速完成咽部组织采样任务,有效保护医务人员安全。“新冠CT影像AI辅助系统”借助天河超算平台,10秒即可完成新冠肺炎CT影像分析,准确度超83%,帮助一线医生快速准确地获取结果,提高筛查诊断能力。科大讯飞智能语音输入宝,可以实现电脑端语音转换医疗文字的极速输入,不仅提升医疗文书书写效率,同时避免交叉感染,已陆续在武汉金银潭医院、襄阳市中心医院等多家医院投入使用。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借助国产超级计算系统搭建国家化合物样品库高通量筛选平台,针对新冠病毒关键表面蛋白活性位点,迅速筛选出分子水平上有结合抑制作用的化合物,发现了多种潜在有效“老药”,比如黄芩素类中药。
大数据助力精准狙击。“与患者同行”“北京健康宝”等通过对确诊患者的出行信息进行大数据匹配,帮助疫情防控部门精准锁定潜在风险人群,以便高效的采取应对措施。区域链也打了个漂亮的“助攻仗”。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运行“零见面”服务模式,采取“以大数据中心沉淀全量数据、电子证照库归档证照数据、区块链平台只共享关键审批信息”的轻记账方式,既确保了关键审批信息的防篡改和安全可信,又降低了人员交叉感染风险。区块链技术点燃了政务服务升级“新引擎”。
作为科技界的新锐,5G的表现也很突出。在5G网络的支撑下,武汉许多医院的一线医务人员通过“远程会诊平台”与外地医疗专家远程视频交流,对病患进行远程会诊,显著提高了病例诊断、救治效果,一定程度缓解了武汉医务人员调配紧张、超负荷工作的痛点。
疫情防控中,虽然这些智能高科技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有些智能高科技第一次走出实验室,在面向实际场景具体应用方面仍存在很大提升空间,需要不断完善,确保技术更成熟。结合在本次疫情的应用情况和实际存在的问题,有如下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智能高科技在疫情预警领域的布局运用。疫情防控关键点在于及时发现和早期控制。在自媒体时代,微博、微信、论坛等方式及其迅速传播海量信息,隐含在其中的情报往往能及时反映早期疫情。本次疫情防控中,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疫情暴发后主要用于追踪、分析,在提前监测和预警方面还不足。国际上有些成功案例值得借鉴,谷歌推出的“流感趋势”功能在2009年成功预测了H1N1在全美的传播。
二是建立高效的信息共享机制。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治涉及多部门、多领域、多地区。建立分层级权限的数据信息共享系统是协同共治的前提和关键内容。目前,我国政府部门大多采用垂直型信息报送机制,部门间横向信息交换共享机制一般比较缺乏。这次新冠疫情就暴露出了这个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改善。另外,智能场景应用往往是基于数学模型建立,也需要真实的数据不断验证,改进算法,以适应真实场景。
三是客观认识黑科技技术。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有其客观规律,不能盲目追捧和夸大作用。当前的人工智能机器人还缺乏足够的自主性、灵活性,主要是完成一些目标明确、操作简单的任务,在疫情中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能够完全自主行动的智能系统还不可预期。今后需重点发展人机协作领域,进一步提升机器人在复杂场景、复杂任务中的人机协作能力。
(杨 明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办公厅副研究员)
京东物流机器人总动员,让抗疫一线人员离病毒远些,再远些
“有了它们的帮忙,我们踏实多了!”2月6日,在武汉市青山区吉林街上,一台神秘装置从京东物流仁和站出发,沿着街道一路前行,灵巧的躲避着车辆和行人,穿过建设二路路口,顺利将医疗物资送到了武汉第九医院。这是疫情爆发后武汉智能配送的第一单,完成这一重任的是京东物流自主研发的智能配送机器人。
武汉第九医院是武汉市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定点医院,院内收治了大批确诊患者,其中不少还是重症甚至危重患者,是本次疫情区域的核心。
京东物流武汉仁和站距离武汉第九医院这个疫区核心只有600米。疫情爆发后,这个站点几乎支撑起了第九医院医疗物资的配送工作。尽管明知有危险,但为了保障一线医护人员的医疗物资和生活物资的供应,这个站点的配送工作没有一刻暂停过。
面对疫情,京东物流一直在寻求通过科技手段更有效地支援疫区。疫情爆发后不久,京东物流就开始了在疫情核心区武汉的智能配送筹备工作。为了实现智能配送常态化,京东物流从各地抽调配送机器人驰援武汉。京东物流X事业部的工程师第一时间奔赴武汉,为智能配送机器人进行地图勘测。
武汉第九医院的医护人员表示,“既能送上我们紧缺的物资,又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接触感染,京东物流科技真是帮了大忙!”
据京东物流X事业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不仅仅是京东物流自主研发的配送机器人将支援武汉,京东物流还能将L4自动驾驶技术与套件对外开放,为生态中其他机器人厂商提供技术支持和升级,让生态中更多其他厂商的配送机器人也实现无人跟随下的L4级别自动驾驶。
随着智能配送机器人的规模扩大,后期这些特殊的“逆行者”将为更多武汉的医院提供必要物资的配送。同时,对于已隔离的医院、小区如有需求,京东物流也将考虑通过配送机器。
素材采集:刘金玉
正当疫情席卷欧洲和北美的时候,中国的药企、大数据和算法驱动的高科技公司以及一线的医院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实际经验来面对新型冠状病毒。
鉴于此,将于3月15日举行线上视频研讨,以全英文对话的方式探讨疫情下中国医疗健康行业的经验。届时基因研究科学家 、AI医疗创业者章桦和临床医生Ruby Wang将会出席,分析师Yusuf Tuna担任主持。
接触最前沿的资讯,在战略决策中保持领先步伐,欢迎各方一同聆听业内专家对于这场未消停抗疫之战的看法。
本次线上视频研讨将于2020年3月15日晚上7:00准时开始。
演讲嘉宾
, 基因科学家
英国哥伦比亚大学加拿大校区(the of - )基因学博士,拥有十余年在北京工作的经历。曾经在清华大学获得生物信息学科博士后奖学金,现在在Novo 从事数据分析的工作。兴趣领域在于如何利用知识图谱提供信息给AI,以用于药物发现和健康服务。
Ruby Wang, 临床医生
英籍临床医生,拥有在中国健康科技领域广泛的工作经验,主要担任阿里巴巴和健康科技软件类创业公司的医疗咨询顾问。Ruby分别在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和牛津大学学习深造过, 并且在英国医疗联合会( ) 有过临床指导和管理经验。最近,她作为汇丰研究员(HSBC ) 在 (一个医疗科学奖学金项目) 专注于研究中国健康、社交和科技的政策, 并且是近期清华大学TEDx 的演讲嘉宾。
Ryan 章桦,医疗行业创业者
荷兰肿瘤研究机构(the )博士,于2016年在北京创办连心医疗, 一家以深度学习为驱动的医疗影像分析公司。在获得博士学位之前,他曾工作于微软深度学习实验室。此外,Ryan个人持有八个专利项目,并且领导北京科技委员会的医疗协同和科技创新研究项目( & and .).
讨论话题
- 疫情爆发是如何改变中国消费者关于医疗服务的态度?
“医院是滋养病毒的地方” ,疫情期间去医院检查也就成为一项高风险的行为。中国在线医疗企业抓住这样的机会来为广大群众服务提供线上医疗。根据北京某咨询机构的数据,中国在线医疗市场可以达到2000亿元的市场规模。
这场疫情使中国在线医疗企业几乎以免费的方式获得大量用户。但是,这样的情况可以持续多久仍然是待解的问题,本次线上讨论将会对此进行讨论。
- 疫情对于医疗行业市场价值的影响
是最早用英文报道“神秘的病毒”对于股市影响的媒体。早在1月20日,我们就有报道,那时只有3例病毒致死案例。
此后,中国疫苗制造方、在线医疗企业、保险公司以及大量相关上下游企业的股票表现好于股票指数,但是未来仍然不能确定。我们的嘉宾将会更多关注具体哪些二级领域将会在未来的诊断、治疗和免疫方面产生价值。
- 中国企业处理疫情爆发的技术方案
从诊断到治疗,中国企业已经在尝试各种技术来抵抗新冠病毒。一些一二级市场的公司已经提供了最佳的、较为成熟的工具。例如,通过基于深度学习的医疗影像分析来诊断病毒感染,或者用各种中西药物来治愈感染。对此,我们的专家也会深入交流这个话题。
- 中国医疗投资者对于2020年政策支持和调整的预期
医疗对于政策的敏感性不言而喻,将持续成为最受管制的中国行业。
对医疗行业政策调整的预测也将成为中国健康科技和药物发展特别重要的一个方面,CFDA和NMPA已经在过去的两到三年里在一定程度改变了整个行业。这个话题也将持续成为2020年热点之一。
- 全球疫情肆虐的情况之下,中国企业帮助海外国家(如伊朗、意大利和韩国)的实际能力
从疫情爆发到二月中旬达到顶峰,中国也在为海外提供百万量的医疗补给。同时,医疗设备制造商、试剂开发商以及药品开发商一直在超负荷工作来解决这场危机。
如今,一些国家(比如意大利和伊朗)正在药物短缺和超额需求之间煎熬着。我们的嘉宾也将探讨中国企业应如何提供帮助,来帮助海外渡过危机。
注册并观看
注册之后,您将在直播开始前30分钟收到邮件通知。如此一来,您将可以通过发送消息和问题来直接与我们的嘉宾进行在线对话。在录制视频完成之后,您也会收到通知。
·获得高质量直播的通道
·通过电脑和手机端观看
·加入专家对话并且提问
·直播结束获得录制视频
报名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