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湖雄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会有一些陌生。但是他生产的笔或者文具,大家肯定用过。
提到晨光文具,相信各位潮汕人都不陌生,它陪伴着我们度过读书的时光。这位国产文具行业的佼佼者,潜藏在学校周围、街头巷尾、超市货架上。你很难找到一个没有用过晨光文具的90后、00后。
上市六年来,晨光文具的市值从一开始的72亿元增长到今天的667.38亿元,涨幅超过9倍。
陈湖雄,1970年出生于广东汕头潮阳。在经历了连续三年的高考失利后,心灰意冷的他决定出来社会闯荡,成为一位文具代理商。接下来的八年时间里,他主要代理韩国和台湾地区的文具,销售额能做到两三亿,完成了第一桶金的积累。
他曾经表示:我是依靠贸易起家的。我17岁中学毕业时就辍学了,那时我在一个玩具厂当操作工,月薪50块钱。两年后,我开始创业,主要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创业初期,我第一份工作是在全国各地跑推销,后来成为韩国、中国台湾一些文具厂的地方经销商,然后慢慢做到全国经销商,大概花了八年时间完成了第一桶金的积累。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很多国外文具工厂破产倒闭。货源消失令陈湖雄感到焦虑。无奈之下,他决定要向上游开设工厂,和兄长陈湖文、胞姐陈雪玲自创品牌“晨光”。“代工厂比起步较低,在创业初期会比较容易,但它主要服务于品牌方,最终将失去发展的主动权。”他说,只有创建自主品牌,才能保障产品质量,进行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同年,“晨光”商标正式启用,开始与全国各地的文具代理商合作,逐渐打响知名度。1999年,他在上海奉贤买下了6亩地,先后成立了模具、注塑、印刷装配车间,生产体系初具雏形。2001年,上海“晨光工业园”建成并投入使用,晨光文具走上研产销一体化的发展道路。
如今,陈湖雄很庆幸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果断做出了从文具代理商转向文具生产商转型的决策。如果没有该决策,晨光文具不会成为家喻户晓的国产文具品牌,也不会成为全球最大的文具制造商之一。
要想打造一支好用的圆珠笔,其实没那么容易。仅仅一个笔头,制造工序就有20多道,而且要保证球珠与球座体间隙始终在3微米之内,加工精度和加工难度不亚于精密手表零部件。
“笔头由于是空心的,它的精密程度比高级手表更高,只有与球珠完美匹配,才能书写流畅。”陈湖雄表示,晨光文具已在几年前就攻克了中性笔笔头生产的技术难题。
2002年的时候,我国首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按压式中性笔“晨光K35”问世。在此之后,公司不断完善研发机制,近几年每年投入超过1亿元、基于市场需求推出上千款新品,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已拥有近800项专利,产品多次获得金点设计奖、红星奖、德国iF奖、红点奖、日本G-mark大奖等。
截至目前,晨光在技术研发上已经持续投入了十几亿资金,获得专利600余项,其笔头生产的核心技术和生产规模在中国制笔业均处于领先地位。
根据《2021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陈湖雄身家240亿元,其兄长陈湖文身家235亿元、胞姐陈雪玲身家140亿元,三人身家合计615亿元。
据了解,晨光从一开始就布局渠道与建设品牌。陈湖雄表示:“虽然刚开始发展会比较缓慢,但如今我们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发展自主品牌,我们的命运才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上,同时我们才有溢价能力,才能够投入更多资金研发,创造更多的新产品,进行产品创新、渠道创新与营销管理创新。”
而多年的销售经验,让陈湖雄摸索出一套独特的经销体系。依靠“层层投入、层层分享”的伙伴金字塔营销模式,利用为校园周边文具店免费制作带有“晨光”标识广告牌方式,快速抢占市场。
2015年1月27日,随着上市锣声敲响,上海晨光文具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由于事前晨光估值被严重低估,发行市盈率不到行业市盈率的1/3,所以当天顶格开盘后,全线持续涨停,陈湖雄一跃成为身家50亿的“笔王”。
陈湖雄和晨光是如何做到的?他的答案是:苛刻要求产品品质,即使出厂不良品率控制在万分之一内,但产生一起质量问题,对消费者就是100%的负面影响,品质追求100%是永远的目标。
他说,晨光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专注”的价值观。“每个行业都有隐形冠军。我希望中国企业未来能够更多地涌现出深耕在各自领域的伟大企业,在一米宽的领域内做到一万米深。”
睿能科技成立于2007年,2017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是专业从事工业自动化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高科技企业。
公司总部位于福州,旗下拥有近20个子公司,在上海、武汉、福州、常州设立研发中心,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福建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中国纺织机械行业电脑横机智能控制系统产品研发中心”、“福建省纺织设备智能控制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公司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技术和产品的发展,通过多年的沉淀,形成了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核心技术和专利技术。
睿能科技作为国内技术领先的工业自动控制产品供应商,专注于控制与驱动技术的研究,经过多年的产品和技术培育,已完成从行业专用电控系统向通用自动化产品全面扩展。公司研制的电控系统应用于电脑横机、袜机、手套机、电脑刺绣机、工业缝纫机等纺织、缝制机械设备,为设备厂家提供个性化的控制系统解决方案。公司的通用自动化产品,拥有交流伺服系统、变频器、可编程控制器、人机界面、物联网网关等核心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纺织机械、机床、印刷包装机械、物流设备、智能机械手、木工机械、激光加工设备、冶金、石油、化工等领域,以领先技术为装备制造企业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与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睿能科技一直以“让工业更智能”为使命,秉承“诚信合作、开放创新、成就客户、共同成长”的经营理念,致力成为世界一流的智能化工业自动化产品和解决方案供应商,实现企业价值与客户价值的共同成长。
2023年5月19日下午,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叶锦武教授应邀于我院理化楼401,作题为” meets : space-time meets in a ”的学术报告。该报告为“理学之美”前沿论坛第431讲。
报告中叶锦武教授讲到,庞加莱和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认为真空中物理定律在任意两个惯性系中都具有相同的形式,而安德森则主张“More is ”,即包含大量相互作用粒子的材料会呈展出丰富的宏观量子或拓扑现象。之后他表示,如何将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应用于安德森的“More is ”理论,仍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叶锦武教授的报告以科普的形式,详细地介绍了这种组合会产生的许多新的效果,使在场师生受益匪浅。
报告尾声,不少学生积极踊跃地向叶锦武教授提问,并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报告领略到理论物理的魅力,同时也对凝聚态物理与量子场论的交叉前沿发展充满了信心。报告结束后,我院教师与叶锦武教授进行了热烈交流,就进一步实现人才培养、合作教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叶锦武教授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于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为密西西比州立大学教授,同时兼任中国广东新成立的大湾区大学客座教授。他是一名理论物理学家,研究领域涉及凝聚态物质、量子光学、冷原子、湍流和共形场论等。由他共同提出的SYK(-Ye-)模型在凝聚态系统、黑洞物理、量子引力、AdS/CFT对偶等众多前沿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期他的研究兴趣集中于量子拓扑相以及SYK模型和量子黑洞之间的深层联系。